“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莲瓣纹漏斗鉴赏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宣德青花和永乐青花一样,所烧制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工艺制作水平。是中国古代烧造青花瓷的嵿峰高端期,史称青花的“黄金时代”。
宣德时期瓷器绘画所用的青花钴料,是以西亚进口的苏麻离青为主,入窑经过1300°左右高温烧成后,氧化还原出翠艳的宝石蓝色,并在青花浓艳处呈现出结晶斑点,俗称“锡光斑”。绘画技法为小笔触点,呈现中国水墨画的晕散特征。是鉴定宣德青花瓷器的重要因素之一。
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除了盘、碗、壶、罐、杯等生活器皿的器形,也出现了诸如僧帽壶、抱月瓶、花浇、漏斗等中西亚地区的器型。
上图;宣德青花莲瓣纹漏斗
宣德青花莲瓣纹漏斗为宣德时期的精典罕见型器。该青花莲瓣纹漏斗;通高16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5厘米,漏管高8.1厘米。漏斗侈口敛弧腹莲花瓣,下呈锥形漏管,造型庄重典雅。
图片
上图;宣德青花莲瓣纹漏斗局部图
宣德青花莲瓣纹漏斗;釉色白中泛青,釉质肥润,苏料呈色,青花下沉,锡斑明显。撇口莲瓣边,深敛弧壁,凸棱一圈,圆底设六孔以作过滤之用。接管处涩胎,漏管上宽下窄呈锥形。
图片
上图;宣德青花莲瓣纹漏斗局部图
宣德青花莲瓣纹漏斗,口沿内外绘青花莲瓣纹中间有留白,由右往左署有楷书六字“大明宣德年制”横款。通体绘菱形纹围周,莲瓣花口及腹部使用浮雕仰莲纹工艺。
图片
上图;宣德青花莲瓣纹漏斗局部图
宣德青花莲瓣纹漏斗,内口沿绘缠枝花边一道,底留六眼漏孔。胎骨细白厚实,接管处圈足露胎,做工精巧,造型古雅,仰视漏斗恰似一朵绽放的莲花,据传这种款式的青花器皿在阿拉伯地区是作医疗器械之用。
图片
上图;宣德青花莲瓣纹漏斗局部图
宣德青花莲瓣纹漏斗,尤其是其翠艳的青花呈色,晕散犹如中国水墨画。锡光斑点恰似繁星缀空,极具永宣青花特征。从胎.釉.青料.器型.工艺.款识.综合分析。应该是;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官窑的精典作品。宣德青花莲瓣纹漏斗具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极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因其存世量稀少尤显珍贵。是一件收藏价值极高,极具增值潜力的古代艺术珍品。
注;图中藏品,作者旧藏,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商用,违者必究。
图文作者;曹 斌
2021 年 4月 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