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更多>

【李斌讲紫砂壶】紫 砂 壶 的 鉴 赏 与 鉴 定(二)

发布时间:2019-06-17 来源: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 浏览次数:3088次

紫 砂 壶 的 鉴 赏 与 鉴 定

——作者:李斌(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鉴定专家)

 

紫砂艺术 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1、早期:明中期以前的粗红陶,器型硕大,粗   糙;

2、发展期:明中期至清早期,名家不多,器型固定;

3、成熟期:清早期至民国,器型丰富,名家辈出,融入文人气息,形成几大紫砂制作流派,注重紫砂器的艺术性。

4、鼎盛期:民国至当代,从业人员达十万以上,喜爱紫砂的人遍布全国各地,制作风格丰富多彩,工艺有了颠覆性的突破。

 

二、紫    品种:

紫砂艺术作为华夏独有的瑰宝,杰出的茶文化载体,不但以它天然的本地特有陶土,经艺人之手创作出传神的艺术品外,还承载了茶道色、香、味的精神。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已作为经典的艺术品古今流传,历尽了近千年的发展,传承了中华灿烂文化的精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展现给世人。紫砂艺人们在创作过程中与文人雅士的思想情感互相交融,形成了于多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门类。具有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品种,是紫砂艺人在创作中对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事物、物态及理解和感受融入创作之中,紫砂器大体上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光素器、花壶、仿生壶、文人壶、写意壶)   

1、光素器:

     指线条简洁,基本上没有什么装饰的紫砂壶。以直线、曲线、几何体为主要组合。历史上光素器的代表艺人有:明代的时大彬;清代的邵大亨;当代的紫砂艺术大师顾景舟。

2、花壶:

      花壶又叫花货,是紫砂史上的一种独特的创作手法,把自然界、动物界的自然形态用浮雕、粘贴的手法通过紫砂艺术的手法来表现,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其代表艺人有:明代的供春;清代的陈鸣远;当代的蒋蓉。

3、仿生壶:

     这是介于光素器与花壶之间的一种器型,既有光素器的简洁明快,又有花壶的精湛,多以生活中常见的瓜果蔬菜及生活用品为创作素材,造型生动、自然、逼真,而线条简洁流畅,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代表艺人有:明代的时朋;清代的陈鸣远;近代的吴云根。

4、文人壶:

     是在传统壶型的基础上延伸形成的。紫砂壶的艺术在明代一直是艺人们的独立创作,基本上没有装饰,随着文人对品茶艺术的追求,讲究品茗的品位,开始注重紫砂艺术的文人化,将文人的艺术形式融入紫砂壶的创作之中,开始与紫砂艺人合作直接参与紫砂壶的创作,文人壶创作在明代末期已经出现,但没什么成就,到了清道光年间,陈曼生的出现,文人壶的创作形成了一种风气,他与杨彭年兄妹合作的文人壶是集大成者,共设计创作了几十款文人壶,最著名的就是蔓生十八式壶,当代成就最大的是顾景舟与书画家吴湖帆、韩美林合作的紫砂壶。

5、写意壶:

    写意壶是现代紫砂创作的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是紫砂艺术家通过对事物及物体的观察,以大写意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就像中国的大写意画和西方的抽象画派,一般是以学院派的紫砂艺术家创作灵感与紫砂艺人的制作相结合而完成的。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葛军。